前些時候剛好在閱讀一本有關大想法(Big Think)的書,其中有一段章節,竟然出現這樣的標題:馬勒教我們怎麼制定策略 .... Oh no !! 馬勒不是一位音樂家嗎 ? 怎麼會被封為管理大師呢 ? 讓人讀了似乎有一種張冠李戴的錯覺 … 再仔細看下去,才知道這是作者一項絕妙的比喻,真不愧是個大想法。作者在詳細分析馬勒交響曲創作歷程之後,特別說出:那是經過一連串的塗塗改改而成的;在每次作品演出後,馬勒還是會大手筆修改。他把樂譜看成是個有生命力且動態的文件,是用來詳盡闡述他的初始構想,唯有經過不斷地結合、融合、順序安排,才可以產生高度且原創性的交響樂。作者特別建議讀者在發展策略時,不妨可以學學馬勒創作過程;先是反覆推敲,然後再融合、排定順序,給你的策略添增血肉,把你的策略視為有生命力且動態十足的文件。千萬不要將你的見解給活生生地擠進豆腐模子內,正如馬勒從不將自己原創性構想塞進傳統交響曲的編曲模式內。美國偉大的指揮家和作曲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曾經盛讚馬勒的音樂說:宛如天才發聲,具有如假包換的原創性,它是原動力之寶。作者並熱心地與讀者分享其接觸馬勒音樂的學習經驗,先是從第三號開始,然後是第五號、接著是第一號、第二號,以及美得不得了的第六號。閱讀到這裡,個人非常認同作者對於策略這個管理課題所揭櫫出生命力與動態性二項因子;我一直認為策略制定本質上就是一項大膽創新的行動,其過程是要兼顧目標的達成與對外在環境的應變。從馬勒音樂創作的故事中,我看到一位音樂巨人勇於突破古老傳統的新思維,大膽引用許多生活周遭的題材,在其大格局的音樂詮釋架構下,用心安排每一樂章的細節並不斷地自我修正,終究能創造出一首首偉大的音樂作品。不過我對馬勒的作品算是位門外漢,根本不敢奢望去細心體會其創作歷程。不過若有機會是應該要下一點功夫,去進入其多采多姿的音樂世界,進而感受作品所表達的生命力與動態性。
在2008年7月的時候,收到一封來自國家音樂廳的表演活動推廣郵件,其內容寫著: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將於10月由知名的指揮家李奧納德‧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率團來台表演,演奏的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 嗯 !! 我對英國皇家愛樂這個樂團算是還有一點認識,之前在古典音樂歌手羅素‧華生(Russell.Watson)天籟之音(Voice)專輯中,對其兼具古典流行與優美浪漫的演奏有深刻的印象;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更是我熟悉且珍藏的經典鋼琴協奏曲;至於馬勒的交響曲是我正計劃去學習與欣賞的樂曲。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開啟了我對馬勒音響曲的朝聖之旅。10月7日表演當天,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被安排在下半場,在下半場一開始的時候,我看到樂團幾乎是全體總動員,大約算一下應該有超過100位演奏者上場演出,特別是一些在上半場沒看到的管樂器與打擊樂器也紛紛出爐,其中包括雙簧管、豎笛、巴松笛、法國號、小喇叭、長號、大鼓、鐃鈸、銅鑼等 … 還有幾個叫不出名的樂器,可謂是一場大陣仗的演出。等到一切就緒後,只見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先生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徐徐站上指揮台,當指揮棒揮動的一剎那,低沉的樂聲如小河潺潺流水聲拖曳而出,儼然是一種大自然寧靜聲音的表徵。豎笛活潑生動的<布穀><布穀>聲,讓人馬上想到這是杜鵑的啼鳴聲。遠處傳來號角聲響,台下聽眾正納悶與思索聲音到底出自何方,只見三位樂手精神抖擻地吹著法國號徐徐自觀眾席走出,原來這就是他們的傑作。第二樂章開始的音樂顯得比較活潑,音樂的節拍並不快,幾段連續性的弦樂三重奏,像是一種傳統鄉村的民俗舞曲。第三樂章一開始就出現低沉的定音鼓鼓聲,低音大提琴緩緩奏出童謠<二隻老虎>的曲調並帶著濃濃的哀傷,像是親人出殯送葬的音樂,顯得那麼的悲哀與莊嚴。悽涼音樂過後,接著弦樂輕快的旋律,又將聽眾帶進一種跳舞歡樂的氣氛。第四樂章一開始,索性就先來一記銅鈸重重拍擊聲,接續著定音鼓擂打聲、高旋律的小提琴聲加上嘹亮的銅管樂,將聽眾從沉悶中給喚醒,完全是一種雄偉、激昂氣勢的展現。跟著是一段和緩與優美的弦樂曲,在緩緩平和的樂聲中,音樂的節拍逐漸由慢板轉換成快板,在幾度高低快慢轉折的緩衝下,所有樂器已開始進入蓄勢待發的狀態,當指揮官大筆一揮,所有樂器如萬馬奔騰一般,發出憾動人心的喊殺聲,當戰況到了最激烈的短兵相接時刻,整排法國號樂手不約而同地站立昂首吹奏,似乎在宣告勝利的來臨,此時觀眾的情緒已經被激發到最高潮,戰鬥樂聲一直持續到指揮棒重重放下的那瞬間,才劃下了完美的句點,此時全場乍然鴉雀無聲。接下來,可想而知是觀眾如雷般的掌聲,滿場的安可聲與口哨聲此起彼落地響起,史拉特金先生在多次深情的鞠躬謝幕後,才稍稍平息聽眾激動的情緒而結束這場精彩且動人的演奏會。散場後一個人仍依依不捨地望著空蕩蕩的舞台,拖著一身疲累的軀體回到家裡,耳邊仍殘留著<二隻老虎>低沉哀傷的曲調與最後樂團齊奏的雄壯樂聲,心中也不時浮現出一股難以撫平的悸動。不自覺地到YouTube網站去尋找有關馬勒第一交響樂的影音,深怕今晚音樂會的記憶無法烙印在腦海中,聽了又聽,看了又看,才帶著一丁點的滿足感而上床就寢。